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黑龙江省人才流失困境,‘黑土地’如何留住‘种子’?‘种子’如何培育才能适应‘黑土地’?我认为,产教融合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必经之路。” 1月13日,黑龙江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作为教育战线的省政协委员,东方剑桥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于越尤为关注人才问题,他建议,黑龙江应进一步做好高等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在“黑土地”上培育“好种子”,让“好种子”扎根“黑土地”。对此,于越提出两点建议:
发挥政府统筹调控作用
形成激励试点的政策导向和改革推力
一是明确相关各方责权利。建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文件,明晰我省校企合作政策中政、行、企、校等各方利益主体的责权利,对各方利益主体的责权利进行制度性规定,建立契合我省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机制,健全相配套的保障机制。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执行和监管力度,强化校企合作政策落实责任制,提升政策的落地效果。
二是建设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与高等院校合作,以资金、土地、设施、装备等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办学,探索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产业学院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形成学校与企业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三是建立常态化的企业利益补偿机制。充分考虑与评估企业培养所付出的人力与资源成本,通过第三方独立机构对企业培养规模、培养质量、社会满意度等进行全面评价,再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多种经济手段进行补偿,从企业最关注的着力点来激励企业的自觉性。
建设「产学研用创转」一体化园区
实现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一是建设高水平一体化园区。建议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牵头或协调,整合高校资源,集中设备和资金投入,在每个专业领域选择几所基础条件好的高校建立区域性的专业一体化“产学研用创转”园区,为所有高校提供相关专业实训,从而提升实习实训效果和基地使用效益。
二是促进校企资源共享。鼓励企业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实用设备和实践场所,联合开展实用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培养,通过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模式,引导学校对接市场和企业需求改进教学工作,同步满足毕业生高比例就业和企业高水平发展的需要。
三是建立市场化的运行管理机制。拓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投资方式,运用现代化的“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治理制度进行管理和运营,建立“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实训基地管理制度。